烈日当空,杰纳布河畔的麦田里,老农阿卜杜勒跪在地上,手里攥着一把干枯的麦穗。
他的手指轻轻一搓,金黄的麦粒就化作了粉末,随风飘散。
"完了,全完了..."这个五十多岁的汉子声音哽咽,浑浊的泪水在布满皱纹的脸上划出两道清晰的痕迹。就在三天前,印度人又一次关上了巴格利哈尔水电站的闸门,这已经是今年第三次了。
河对岸的印度工程师们可能永远无法理解,他们随手关上的闸门,会给下游带来怎样的灾难。短短72小时内,原本奔流不息的杰纳布河变成了一条干涸的沟渠,河床裸露在外,晒得发白的鱼骨随处可见。巴基斯坦水利局的监测数据显示,这次断水直接导致旁遮普省超过8万公顷的麦田绝收,相当于12万个足球场大小的农田变成荒漠。
"这帮印度佬真不是东西!"村里的年轻人纳伊姆气得直跺脚。他家的十亩麦子本来再有半个月就能收割,现在全都枯死了。纳伊姆的父亲蹲在地头,一个劲地抽着旱烟,嘴里嘟囔着:"去年也是这样,前年也是这样,他们这是要把我们往死里逼啊!"
印度人的操作确实够狠。从四月底开始,他们已经三次关闭闸门,每次都给巴基斯坦农业带来毁灭性打击。最气人的是五月初那次,印度人突然说因为暴雨要泄洪,结果巴基斯坦气象局的数据显示,那几天杰纳布河流域一滴雨都没下。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?
印度水资源部长去年那句"不会让一滴水流向巴基斯坦"的狠话,现在看来是玩真的。这种断子绝孙的做法,连联合国都看不下去了。水问题特别报告员直接点名批评,说印度违反了国际水道公约。不过印度人似乎根本不在乎,该关闸还是关闸,该断水照样断水。
就在巴基斯坦农民欲哭无泪的时候,印度国内正上演着一出滑稽戏。那个退役中将的言论简直让人笑掉大牙,说什么"跟中国打比跟巴基斯坦打容易",这不是典型的脑子进水了吗?军事专家们都被逗乐了,有人调侃说:"按这个逻辑,印度用俄罗斯的武器,是不是该去攻打莫斯科?"
莫迪的表现也很迷。记者问他空战情况,他避而不谈具体伤亡,反而吹嘘什么"巴基斯坦飞机像稻草一样往下掉"。前线记者调查发现,印度空军当时出动的战机大部分都是从美国和俄罗斯买的,自家造的光辉战机就几架撑场面。这牛皮吹得,连印度网友都看不下去了。
不过巴基斯坦人也没闲着。在杰纳布河上游,中巴合作的迪阿莫-巴沙大坝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。这个耗资140亿美元的超级工程,相当于58个西湖的蓄水量,建成后能让巴基斯坦对印度河的控制力从现在的两成提高到六成。工地上的巴基斯坦工程师阿尤布说:"等2028年大坝建好,看印度人还怎么卡我们脖子!"
配套的科哈拉水电站更是了不得,11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,抵得上巴基斯坦现有电力的十分之一。现在工地上有一万多名中巴工人三班倒赶工期,那场面,跟蚂蚁搬家似的热火朝天。巴基斯坦老百姓都说,这是给印度人的"水霸权"准备的一剂猛药。
国际社会对这场"水战争"也看得很清楚。美国英国都在劝印度悠着点,联合国更是直接批评印度违反国际法。但印度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,莫迪政府也是骑虎难下。有分析人士指出,印度这么搞下去,最后遭殃的可能是自己。毕竟印度河下游的几个邦也要用水,真把巴基斯坦逼急了,大家都没好果子吃。
眼下,巴基斯坦农民们最关心的还是地里的庄稼。政府虽然发放了一些补贴,但杯水车薪。不少年轻人已经收拾行李准备去城里打工,留下老人和孩子守着干裂的田地。老农阿卜杜勒说:"我现在就盼着中国兄弟帮我们建的大坝早点完工,到时候印度人再敢关闸,我们就开闸放水冲他丫的!"
这话虽然带着气,但也道出了实情。在这场不对等的"水战争"中,巴基斯坦确实需要更多像迪阿莫-巴沙大坝这样的硬核工程来破局。毕竟,靠别人施舍的水过日子,终究不是长久之计。
本文专心致志地去传播积极向上的能量,不会涉及到任何违法违规的内容。要是有侵权的情况发生,就赶紧联系我们,一起商量着处理。
